你认识避雷器吗?

1、什么是避雷器?

避雷器是一种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不致引起系统接地短路的电器装置。避雷器通常接于带电导线与地之间,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当过电压值达到规定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立即动作,流过电荷,限制过电压幅值,保护设备绝缘;电压值正常后,避雷器又迅速恢复原状,以保证系统正常供电。主要类型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

2、避雷器的作用是什么?

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

3、避雷器常见名称:避雷器、防雷器、电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

4、避雷器的基本原理

瞬态浪涌是由于闪电放电、电气系统的开关操作和静电放电而引起的。没有限压和泄流保护措施,闪电放电所包含的能量对于即使非常可靠的建筑物或工业装置的低压电源来说也还是太大了。尽管浪涌电压仅在百万分之一秒的范围内瞬时发生,仍能够摧毁电子电路或击穿印刷电路板。即使电气或电子设备已经通过了获得CE认证所需的耐压试验(IEC1000-4-5),它仍然不能够避免强电磁干扰(EMC)造成的损坏。

为了防止瞬态浪涌摧毁电气系统,所有处于危险中的接口,如信号输入和电源,必须安装防雷及电涌保护器。根据需要,应在保护电路中单独或组合安装诸如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和扼制二极管之类的元件,因为各元件的限压水平和通流量不同。

5、避雷器中各参数的含义:

In、Imax、Un、Us.max、Up、Uc、Uchoe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In为额定放电电流,这是未损坏时电涌保护器可以通过20次(8/20微秒)的电流值;

Imax为最大放电电流,电涌保护器只能通过1次(8/20微秒)的电流值,Imax>In。

Un为低压配电网络的额定工作电压;

Us.max为低压配电网络的最高运行电压;

Up为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等级(2.5-2-1.8-1.5-1.2-1KV),它与In相对应。在标称放电电流In作用期间测量电涌保护器两端的最大电压;

Uc为最大持续运行电压,能加在电涌保护器两端不会引起电涌保护器特性变化和击活保护元件的最大电压,等于电涌保护器的额定电压;

Uchoe为电气设备的冲击耐受电压。根据IEC60364-4规定,3相电网电压为230V/440V电气设备的冲击耐受电压分为4类:1.5-2.5-4-6KV。

6、避雷器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电源SPD、信号SPD、天馈SPD。

(2)、按其结构原理和动作特性(与保护元件有关)分类:电压限制型、电压开关型和混合型。

(3)、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插拔式、移动式(SPD装在电源插座和插板中),这种分类与原理结构和用途无关。

(4)、根据所选择的电涌保护器和预期的环境影响,保护系统的电源和设备所需的保护措施被分为三级。各级保护装置在浪涌放电能力水平和保护级别上有所不同。在传统的三级保护概念情况下,其结构如下:

智能低压电动机保护器应用效益分析

热继电器是五十年代初引进苏联技术开发的金属片机械式电动机过载保护器。它在保护电动机过载方面具有反时限性能和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存在功能少,无断相保护,对电机发生通风不畅,扫膛、堵转、长期过载;频繁启动等故障不起保护作用。

关键字:电动机保护器[2篇] 低压[423篇] 智能[444篇]

一、国内电动机保护器的状况

 

(一)热继电器是五十年代初引进苏联技术开发的金属片机械式电动机过载保护器。它在保护电动机过载方面具有反时限性能和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存在功能少,无断相保护,对电机发生通风不畅,扫膛、堵转、长期过载;频繁启动等故障不起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热继电器动作曲线和电动机实际保护曲线不一致,失去了保护作用。且重复性能差,大电流过载或短路故障后不能再次使用,调整误差大、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误动或拒动,功耗大、耗材多、性能指标落后等缺陷。

 

(二)温度继电器是采用双金属片制成的盘式或其他形式的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保护范围广泛等优点,但动作缓慢,返回时间长,3kw以上的三角形接法电动机不宜使用。目前在电风扇、电冰箱、空调压缩机等方面大量使用。

 

温度继电器与热继电器不同。温度继电器是装在电动机内部,靠温度变化时期动作的。而热继电器装在动力线上,靠电流热效应动作的。

 

(三)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已由晶体管发展到集成电路至今已发展到微处理芯片厚模电路,从功能上一般分为断相保护、综合保护(多功能保护)、温度保护和智能保护。此类保护器具有节能、动作灵敏、精确度高、耐冲击振动,重复性好、保护功能齐全、功耗小等优点。

 

1.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是以检测线电流的变化(包括采取、正序、负序、零序和过流)为原则,可检测断相或过载信号。除具有断相保护功能外,还具有过负荷、堵转保护功能。

 

2.智能保护:集保护、遥测、通讯、遥控与一体的电动机保护装置,对电动机发生断相、过载、短路、欠压、过压和漏电等故障时实现保护,还具有电流电压显示,时间控制,软件自诊断,来电自恢复,自启动顺序,故障记忆,自琐和远传报警,显示故障时的电流、电压故障前后用代号闪烁示警,配置RS485通讯接口,实现计算机联网。同时可监控、监测几百、几千台电动机工作等功能。

 

二、电机保护在国民经济和节能事业中的重要意义

 

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是发电、供电、用电系统的重要器件。是跨行业、量大面广、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机电产品。几乎渗透到所有用电领域;是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正常生产和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国民经济和节能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是系统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运行的1KW-320KW低压电动机数量为6000万台,占电网用电量的70%以上,是工农业及商业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设备。全国每年烧毁电动机数量约300万台,容量为10亿千瓦,每年仅电动机在烧毁过程中就耗电为数亿万度,修理费高达数100亿元左右,造成停工停产损失竟达数100亿元。仅上述费用不算,还会造成电机修理后功率下降,耗电量大,性能变差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三、应用电动机保护器的经济和管理效益分析

 

(一)全国每年因维修电动机浪费电磁线约1亿万公斤,若少生产1亿万公斤电磁线(每公斤需用电33.4度)每年就可节约用电33.4亿度。

 

(二)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Qs=电动机修理费×保护器可靠系数+电机拆装费+停工损失-保护器购买费-保护安装费

 

=(电动机修理费×保护器可靠系数-保护器购买费)+(电机拆装费+停工损失-保护安装费)

 

=(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

 

例如:有一台55kw电动机,若烧坏后修理费为2500元,配置一台使用可靠系数为98%,售价为490元电动机保护器,它使电机免遭烧毁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Qz为:

 

Qz=电动机修理费×保护器可靠系数-保护器购买费=2500×98%-490=1960(元)

 

直接节省比例:ρ=1960/2500×100%=78.4%

 

计算结果:用户购买电动机保护器的结果,能够节省了1960元,节省比例为78.4%。

 

电动机功率 修理费(大约) 购买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费用 相对节省费用

 

10kw 900元 350元 550元

 

20kw 1300元 380元 920元

 

30kw 1800元 490元 1310元

 

60kw 3000元 590元 2410元

90kw 5000元 690元 4310元

 

注:此处假设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的可靠系数为100%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综合电机保护器这种新型电机保护产品投放自投放市场以来,用户普遍反映性能稳定,运行良好,对各种故障类型均进行了准确的报警显示,有效的防止了电机意外烧毁的发生,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广泛采用电动机保护器控制器,不但可以提高工艺控制的准确性、科学性,降低事故率,而且对于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发展国民经济,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源滤波器在楼宇配电中的应用

 1 引言

近年来,各种现代化楼宇建筑向楼宇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这逐渐成为城市及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物。高层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中的大量自动化设备需要高质量的电源,但这些设备中相当一部分由于具有非线性负载特性,又成为引发低压供电系统谐波畸变的扰动源。这些谐波源对供电系统造成严重污染,使电能质量下降,不仅给楼宇中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对整个楼宇智能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分析引发办公楼宇供电中谐波畸变的各类谐波源,并针对谐波畸变的危害提出适宜的治理措施,对高层办公建筑中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2.1 谐波来源

楼宇配电系统中的谐波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负载本身含有大量的谐波源,这些谐波源可以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通过线路阻抗,又可以致使系统电压中出现谐波电压;二是公用电网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谐波电压,这部分谐波可以由网侧传输至配电系统。

楼宇配电系统中的负载有以下特征:

(1)单相负载多

楼宇配电系统中,单相负载占到一半以上,而单相负载可以引起零序谐波,并能造成三相不平衡以及三相相差不对称等问题。

(2)非线性负载比例高

楼宇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有个人电脑、复印机、通讯设备、照明设备。部分楼宇配电系统中还会有UPS、一次电源等负载,这些负载都是楼宇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谐波源。

(3)谐波源谐波畸变率大

据测试,楼宇配电系统中的谐波源的谐波畸变率都较大,如个人电脑谐波电流畸变率为100%,UPS畸变率约为20%-30%,一次电源谐波电流畸变率通常为40%-50%。

(4)楼宇配电中的大多数智能化及自动化设备对供电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特别是对谐波敏感。

  2.2 谐波危害

楼宇配电系统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对配电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不仅恶化了电网电能质量,并对各种用电设备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谐波对楼宇配电系统的危害主要有两部分:

2.2.1 对配电网络的危害

(1)使变压器产生附加功率损耗、发热量增加以及产生脉冲转矩和噪声;

(2)加速绝缘线缆老化、发热量增加、寿命缩短。严重时使系统短路,发生配电故障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3)对断路器、熔断器、继电器等各类保护设备产生干扰,使其误动作或者举动作。

2.2.2 对用电设备的危害

(1)使照明设备缩短寿命,对白光光源的照明设备影响更大。美国IES照明手册明确指出,若谐波电压畸变率达到5%,则白炽灯寿命缩短47%;

(2)使电压表、电流表等各类电子测量设备测试误差增加;

(3)容易引发无功补偿设备的串联谐振或者并联谐振,引起电容器涨肚甚至爆炸、导致无功补偿设备无法投切、系统功率因数无法提高。

  3 解决方案

目前的谐波治理设备主要有无源滤波器以及有源滤波器。传统的无源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各配电中心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无源滤波器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基于此,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由于其卓越的谐波补偿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主要有如下优势:

(1)动态补偿,并可同时对谐波、无功、三相不平衡进行补偿;

(2)受电网阻抗影响小,能抑制电网谐振;

(3)补偿方式灵活,既可对特定的谐波源进行补偿也可以对多个谐波源进行补偿;

(4)可无限制过载,不会降低配电系统的稳定性。

  4 工程案例

某配电大楼因配电系统中存在大量谐波导致配电系统中线电流过大,电缆有发热现象并且变压器温度过高且噪声明显,因此希望通过安装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该大楼部分配电如如图1所示:

  图1 大厦部分配电图

  在该配电系统中,选取如图标示部分进行电能质量测试,发现该处的电流已经发生明显畸变,如图2所示:

  图2 1#测试点谐波电流波形

  由图2可以看出:该测试点谐波电流已经发生畸变,尤其是波峰和波谷部分有明显的尖峰,这很有可能是有3次谐波含量较大引起的,这样的谐波波形因为有峰值电路变大以及变化率di/dt大的特点,对配电系统的危害也更为明显。

  图3 1#测试点电压、电流频谱分析

  由图3频谱图可以看出,该配电系统中含有较多的3次、5次、7次、9次、11次谐波。其中也是3次谐波尤为严重,而且3相不平衡严重引起中线电流过大、发热严重等现象。

基于以上情况,该大楼决定采用Sinexcel系列有源滤波器对系统谐波进行治理,盛弘电气针对该配电系统做出治理方案在系统总线处安装Sinexcel 050 APF 一台,对整个配电的谐波进行集中治理。具体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大楼治理方案

  经过治理,该配电中心的电能质量得到改善,具体波形及频谱图如下图所示:                         

  图5 1#测试点治理后电流波形

  图6 1#测试点治理后电流、电压频谱

  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应用Sinexcel有源滤波器之后,该大楼的配电中心不仅有效对谐波进行了治理,同时也治理了系统的三相不平衡。这样的治理效果,不仅消除了谐波对电网和设备的危害而且也消除了中线电流过大引发火灾的隐患。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应用Sinexcel系列有源滤波器前后数据对比

  5 总结

通过表1的实际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应用Sinexcel系列有源滤波器之后,系统的谐波得以有效的滤除并且三相不平衡度也大大减小。这就说明Sinexcel系列有源滤波器有效的解决了改配电中性的谐波问题,是楼宇配电中心谐波治理的首选解决方案

浅谈电气火灾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共用一个系统性价比分析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随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完善和工程应用的不断普及而得到改进,与此同时人 们对电气火灾探测器的应用又在提出新的要求,能否与火灾报警系统共用一个平台,本文主要是针对电气火灾探测器工作特点和火灾报警系统技术要求进行浅谈分析,希望通过交流,共同增进对电气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应用、施工的了解,更加合理的应用电气火灾报警系统有效地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关键字:电气火灾[8篇] 火灾报警[9篇] 系统平台共享[1篇] 性能对比分析[1篇] [83416篇]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漏电保护装置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我国生产漏电保护产品厂家众多,产品品种繁多,国家制订《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GB14287.2-2005国家标准,针对电气火灾探测器的特性、分类、工作条件和安装条 件、结构与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电气火灾探测器在反应触电和漏电保护方面具有高灵敏性和动作快速性,这一点上远超过其它漏电保护电器。相比较而言自动开关和熔断器正常时要通过负荷电流,主要作用于来切断系统的相间短路电流故障。而电气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系统的剩余电流反应和 动作,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剩余电流几乎为零,当电气系统发生人身触电或设备外壳带电时,出现较大的剩余电流值时,电气火灾探测器则通过检测单元采集信号,经处理后这个剩余电流信号,可靠的先预报警提示,经判断切断电源。

电气火灾探测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作用于检测漏电、过载、短路电气线路故障,当电气线路或设备发生上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经处理后切断电源,以及向专业人员发送短信报警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对故障的及时处理,电气火灾探测器不仅可将主电路接通或断开,而且具 有对漏电流、过载、短路实时在线检测与判断功能,当主回路中发生漏电或绝缘破坏时,电气火灾探测器可根据判断结果,先发出预警信号,当漏电电流值达到危险值时,并可设置手动或自动断电模式,将主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开关元件。目前这种款式的电气火灾探测器应用比较广泛,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别:

 

1)只具有漏电、过载、短路保护断电功能,并且本机带有断电机构;

 

2)只具有漏电报警保护功能;

 

3)同时具有短路、过负荷、漏电、过压、欠压功能;

 

4)可同时采集检测多个监控点的漏电报警信号;

5)电气火灾探测器即可现场单独使用,又可组成系统;

 

二、共用系统存在技术性能、投资对比分析

 

一般大家对火灾报警系统都比较了解,这里不再重复,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单独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或是与火灾报警系统,主要取决于电气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多少,笔者建议探测器小于8个,可共用一个系统,可在探测器报警常开点加个地址模块,进行数据远传,当然这 个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识别哪个区域有报警状态,不能更多远程监控探测器的相关电气信息,如:漏电电流值、报警状态、远程手动断电等功能,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独立构成系统,只需多增加部份系统布线和施工费用、以及系统主机投资,其他投资不变,但所完成的系统功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4287-2005,而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共用系统,存在着仅对个别即生产火灾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厂家,首先不利于对工程投标透明度和工程成本造价也相差不大,其次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功能,又会影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正常发挥,笔者认为该做法会存在以下问题:

 

系统总线布线、施工问题

 

首先从系统总线布线成本造价分析,火灾报警系统总线所连接的检测单元一般与配电箱、动力箱、应急电源箱、低压柜等箱柜距离较远,需再单独缚设布线过去,经常造成布线、施工困难,而采用单独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将根据配电箱、动力箱、应急电源箱、低压柜等箱柜的地 理结构设计,可尽量缩小布线连接距离长度、降低施工、安装等方面问题,有利于系统总线与电气火灾监探测器的维护、检修,但因工程项目地理结构不同,所以有可能多投资一些系统总线线材,有的项目可能减少系统总线距离长度、工程成本、以及施工难题。

 

系统报警、显示问题

 

根据现拟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送审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监控回路小于8个回路可与火灾报警系统共用一个系统,但应采用独立显示界面,如果超出此监控范围,应采用独立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主要功能是接收温度传感器、烟感探测器、防火卷帘控制器 等检测单元的报警信号,如果还监测电气火灾报警检测单元,将给火灾报警系统资源带来较多负担,当某一个检测单元传感器发出报警信号时,火灾报警系统显示器将发出相应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命令,如果此时电气火灾报警单元也发出报警信号,界面显示内容相对混乱,包括报警声响区别不明显,给火灾报警系统值班人员操 作技术增加难题,也会造成视而不见,因为电气火灾控系统所管理人员是强电专业的电工,才可以对故障的判断、分析、排除。

系统软件监控操作问题

 

火灾报警系统监控软件同时监测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是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简要功能,对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接收与控制,但这个功能仅限于个别厂家同时生产火灾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探测器,对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辅助功能没有设计在内,包括故障显示窗口、故障 内容、故障查询、电气参数设置等功能,因为原有监控软件主要功能是火灾报警,而电气火灾报警系统是专业控制软件,是对电气火灾探测器监控设计,具有手动断电功能,以及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操作、显示、简易操作、直观等功能,以及监控响应周期和响应时间。

 

检验依据问题

 

按国家检测标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检验执行标准GB14287.1-2005,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检验执行标准GB14287.2-2005,而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标准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检验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只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漏电监控功 能,而没有以两种系统技术标准进行强制性检验。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性能、功能分析,从系统总线布线情况分析,无论是系统总线布线线材造价、施工费用,共用一个系统对系统布线几乎没有降低综合成本,从性能控制分析,火灾报警系统只具有简要操作功能、不是针对电气火灾的监控专业软件、而且会造成系统等待、操作、控制管理混乱 等缺点,影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从系统制造检验标准、系统应用规范分析,两者共用一个火灾报警系统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从系统主机成本分析、对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大于8个回路而言,系统主机成本所占比例较低。从系统主机安装空间位置分析,壁挂式系统主机安装于墙壁上,不占任何空间。现 通过网上搜索“中国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网”,该系统网涉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咨询、安装、购买指导、售后安装等技术交流,综上所述:无论从工程成本造价、国家标准规范、操作管理、预防电气火灾控制特点、笔者建议有条件情况下,尽量让电气火灾监控自成独立系统,当然也可以再通过CAN网络向上一级集成系 统传送报警信息,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发挥电气火灾防范功能。

配电管理系统中的现场总线应用

北京西站作为首都北京的一个窗口,但其低压供电状况存在许多不足:中心站、东附楼、西附楼、南站房大部分开关无分合闸状态指示,不能集中监控;东、西附楼供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电度虽设有集中监视、自动记录,但由于设备简单,仍需单独设岗人工值班;配电室内温度、湿度、防火、防盗、防非法入侵功能也不具备。

北京西站低压供电监测系统,是一个开放体系结构的分布式系统,该系统适用于供电系统各种信号监测的要求,具有灵活的配置性能和很高的可靠性。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了由集中式向分布式的转变,只用一根普通的双绞线就可将现场各种远程I/O智能采样模块连接起来,形成现场通讯网络。监控单元可以直接分散安装在离现场设备最近的地方。

系统硬件部分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和Kinco-R1远程I/O系列模块。其中使用2块Kinco-B131 PC适配卡实现微机与PROFIBUS的连接;2块Kinco-R131-08IV A/D转换器共16点采集现场中的模拟量信号并转换为数字量通过总线传送到微机;8块Kinco-R121-08DX 8路DI数字量输入模块共64点、15路DI数字量输入模块37块共555点完成系统开关量的监控;Kinco-B141中继器2块延长总线距离;14块智能交流采样模块共196点,累计共用831点。

系统软件采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组态,该软件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95/98/NT中文平台的全中文界面,采用了多线路、COM组件等新技术,实现了实时多任务,软件运行稳定可靠。

2. 系统结构

(1)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两个主站由两台工控机系统组成,分别安装在中心站和南站房,它们分别读取从站数据,在各自的CRT上显示。

 

Kinco-R1系列I/O模块作为PROFIBUS现场总线上的从站,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必要的控制。

主站与从站共同构成多主多从的PROFIBUS系统。主站在预定的周期内与分散在中心站地下室、东附楼、西附楼、南站房的从站交换信息。任何一个主站均能读取从站的信息,所以是一个冗余结构。

(2)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

A.两台主机,采用高档PC兼容的奔腾II微机,主频233MHZ,内存64M,硬盘*G,PC适配卡两块,双机热备方式运行。

B.打印机:EPS

ONLQ1600K中英文打印机一台。

C.监视器:分辨率1024*768的高分辨彩显SVGA卡驱动,对角尺寸21寸。

D.采样模块:采用Orient-2010 A/D转换器两块,完成温度、湿度等模拟信号的采集。

E.交流采样模块:采用 Kinco-R1系列电量变送器,采样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完成各变配电所的U、I、P、Q、功率因数、开关状态的巡回测量及有、无功电度的连续积累、事件记录、信号报警等任务。

F.开关量模块:采用 Kinco-R1系列8路数字量输入模块、 Kinco-R1系列15路数字量输入模块,实现对现场所有开关量的采集。

G.UPS不间断电源,提供可靠的电源保证,以防止突然断点造成监控系统的瘫痪和生产损失。

3. 系统的基本功能

(1)供电中心操作站功能

供电中心操作站是整个低压供电系统的监测中心,它对中心站、南站房、东附楼、西附楼的各配电室的开关状况、温度、湿度、非法入侵报警以及实时曲线、历史曲线、系统报表等系统的详细情况进行监测。

(2)现场仪表

现场仪表提供标准的4-20毫安工业电流信号,通过 Kinco-R1远程I/O系列模块数字化转换后经PROFIBUS现场总线送给上位

机进行监控。

(3)现场总线技术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运用是整个系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PROFIBUS现场总线硬件组成简单、网络协议实用、抗干扰能力强,是国际上公认的性能最好的现场总线之一。

4. 系统实现的功能

(1)自动监测低压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及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素、电能等实时电量数值;

(2)故障报警、实时追踪显示、自动弹出故障所在画面;

(3)电能计费;

(4)变压器温度超温报警检测、监视;

(5)东、西附楼配电室室内温度、湿度检测、显示;

(6)东、西附楼无人值守、防火、防盗、防非法入侵;

(7)中心站、南站房各设一个主站,构成冗余系统;

(8)CRT画面逐级监视;

(9)主站与从站通信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

(10)留有升级、扩展接口。

关于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城乡用电量大增,而设备和管理的改造升级却并未跟上,造成了低压配电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主要对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低压配电管理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字:配电[629篇] 低压[421篇] 管理[176篇]

 

0 引言

 

低压配电系统是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高压配电线路(即1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电压)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的,在管理中涉及很多问题,以下一一展开论述:

 

1 目前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①低压线损较高;②设备落后,老化;③电表难以防窃电功能不强;④三相负荷不均衡。

 

1.2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线损工作不达标;②线路和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够;③对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管理不力。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快速发展,城乡用电量日益增大,这对我们的低压配电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在工作中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一套低压配电管理思路,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2 低压配电管理措施

 

2.1 进行科学管理

 

要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低压配电管理体系,可以对电网中涉及的各所各站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要明确划分管理人员职责,将职责落实到位,确保低压配电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1.2 建立定期抄表制度,实行动态抄表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按线路同步查抄计量总表和分表。

 

2.1.3 严防窃电行为,加强用电监督。作为基层电网的工作人员,要遵守用电制度,并以制度为依据,加强宣传,倡导广大用户文明用电,依法用电。

 

2.1.4 保护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用电量要详细检测,详细记录,严防窃电和违规用电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要严厉制裁。

 

2.1.5 加强需求侧管理,正确指导客户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经济运行。重视低压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季节性或临时性的配电变压器,在投运前应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接入相应数量的负荷,以此保证变压器的负载率最合理,效率最高,能耗最小。

2.2 城镇“标准化”改造

 

当前,我们市正在进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这为我们降低线损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低压改造同时也是电网改造效益的最直接体现。通过电网改造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掌握本所所辖电网中的电能损失规律;二是查找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的组成比例,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和策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三是检测电力网络的漏洞,确定工作今后电网改造的重点;四是找出电力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制定最佳运行方案,使得降损措施具有针对性;五是查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制订出大致的工作方向。

 

2.3 规范抄表管理,更换新型电表

 

要淘汰旧式电能表,转而采用误差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的新型电能表。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程抄表。

 

3 低压配电网建设

 

3.1 技术要点

 

3.1.1 低压配电网宜采用安放有低压配电柜的低压配电室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在各个变压器之间可以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等,这些设备可以保护低压配电线路在出现故障后依然可以向用户正常供电。

3.1.2 配电设备建议采用低压配电室或户外配电箱的形式来进行,并将各用户的计量表计、计量表进线侧开关及漏电保护器等集中装设其中。

 

3.1.3 对进、下户线方式进行标准的统一,如下户线采用特制电力线,与用户进户线相区别,下户线与分支线采用压接方式,下户线集中进低压分线盒或直接进配电室和配电箱中的分线盒。

 

3.1.4 对于低压补偿配置,需要采用固定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损失的低压电容进行补偿。

 

3.2 综合分析

 

集中接线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支线减少,接头集中,便于电力维修和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大大增强了用电的安全性。同时这种形式也可以使得各个支线均匀的负担电荷,对负荷分配进行调整比较便利,可根据负荷情况进行调整,使三相负荷尽量平衡,避免了有些线路负荷过大,而有些线路负荷不够,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是安全事故。

 

使用低压配电柜或者是户外配电柜,目的都是为了对计量装置进行统一管理,对基层的电力管理人员来说,可以方便的抄表和维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机会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程抄表。

 

4 配电管理系统(DMS)\

4.1 概述

 

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供电企业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用户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配电自动化实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性数据库系统等为基础,组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功能子系统,包括配网自动化(DA)、配电工作管理(DWM)、故障投诉管理(TCM)、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负荷管理(LM)、配网分析系统(DAS)等。以实现配电网的管理自动化,优化配网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DMS)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它被定义为一种可使配电企业在运行时以实时方式监视、协调和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我国的配电自动化也已大大发展,主要标志有:①主机系统已由八位机发展到十六位机;②系统的功能已由配电网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向开发实用功能递进;③一次和二次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提高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班;④组织管理体制更适于电力市场。

 

4.2 配电管理系统的功能

 

配电管理系统(DMS)具有相当强大的功能,以下我们分别这些功能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①配电自动化DA。实现配网的运行、监控、故障诊断、故障隔离与网络重构决策。②负荷管理LM。提供大用户负荷采集、控制功能。③故障投诉管理TCM。投诉电话处理、故障定位与恢复供电。④配网分析系统DAS。网络建模与网络拓朴、状态估计、配网潮流、网损与压降分析、短路电流、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测等⑤配电工作管理DWM。配网运行工作、统计报表管理;配电设计、施工、检修管理。⑥图纸管理AM / FM / GIS配电图纸管理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系统。它把标明有各种电力设备和线路的街道地理位置作为配电网管理和维修电力设备以及寻找和排除设备故障的有力工具。

 

大体上,DMS的高级应用软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来开发:①基本应用软件(网络拓扑、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等);②派生应用软件(如变电站负荷分配、馈线负荷分配、按相平衡负荷);③专门应用软件(如小区负荷预报、投诉电话热线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总之,DMS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领域,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实施配电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①做好配电网络一次系统的规划和配电系统的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实施方案;②从信息化的角度统一考虑EMS.DMS等,尽量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做到信息资源共享;③加强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技术,设备的开发及规约的规范化;④注重配网应用软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5 结束语

 

低压配电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念并结合实际经验,来不断的完善管理,提高低压配电管理的水平,为国家,为社会,为电力,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技术

摘 要:文中结合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并论述了抗干扰技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中的应用。

关键词:综合布线过程通道抗干扰 .

1.综合布线抗干扰设计

综合布线本身是无源的,但它与各种高频网络设备联成系统后,就成为有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的干扰种类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同时或交叉发生,所以需要抑制措施也较复杂。一般采取抑制噪声源、切断噪声途径、提高受扰设备对噪声免疫能力等方法。因此采用屏蔽(抑制噪声源,减少耦合电容与互感)、滤波(抑制噪声源)和合理布线(减少耦合电容与电感),同时合理接地(必须屏蔽)。对于传输线上的反射波通过阻抗匹配解决,对导体还要采取特殊的生产工艺(双绞线)。

1.1双绞线抗干扰 .

为了消除线对间的串扰,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它把电流方向相反流量相等的两根导线互相拧合。由于电流的方向相反,感应磁通引起的噪声电流互相抵消,不影响传输信号,其抑制线队间的串扰效果与绞距有关,见表一所示:

表一双绞线绞距对抑制串扰的影响 .

绞距107.552.5 .

噪声衰减率/dB23374143 .

两根线绞合在一起,除了可减小或消除串扰外,还可降低两导线间的非平衡性互电容,有利于平衡传输,还可以降低衰减,并保持恒定的特性阻抗。

1.2非屏蔽与屏蔽线缆的选择 .

根据有无屏蔽层,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与屏蔽双绞线(STP)。UTP除了采用合理的绞距消除线对之间的串扰外(可认为是内部干扰),还利用平衡传输特性消除外界的电磁干扰,即外界干扰在一个线对的两根导线上的影响相同而互相抵消,接受器只对信号敏感而不受这种共模噪声的影响,其抗干扰能力≥40dB。在一般电磁环境中使用UTP已能满足性能要求。

1.2.1超过6类标准的高速数据传输中,因TUP的极限是6类标准,而实现7类标准必须采用屏蔽系统。

1.2.2有信息安全要求的场合,不允许电磁信息往外发射,若屏蔽系统尚不能达到要求,应采用光缆系统。

1.3屏蔽系统 .

屏蔽电缆的芯线外由于有一层屏蔽网,因此其屏蔽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它的做法却要求很严格:

1.3.1要求全程屏蔽。包括线缆、终端、信息插座、跳接线、配线架、集线器等在内的整个系统都需要完全连续屏蔽,不允许有一丝的间断或破损。

1.3.2要求有良好、正确的接地。对系统的接地方式、接地电阻有较高的要求,确保把干扰引入大地,并不把新的干扰引入系统。

以上两点在实际工程中均很难完全做到,若不能做到,则其性能可能反而不如UTP,而且屏蔽系统成本较高。目前,对综合布线是采用屏蔽与非屏蔽是工程界争论的焦点。

屏蔽系统除了传输部分屏蔽外,设备间(如机房)也需屏蔽。在高频时屏蔽物宜用铜或铝,其厚度可很小,而低频时宜用铁磁材料作屏蔽层。

1.4传输线路的反射抑制 .

传输线在接有阻抗值不同于其特性阻抗Zc处,其传输的信号会在该处发生反射,并叠加在传输信号上,造成信号波形畸变,可能会使传送信息产生错误,或使电压超过电路极限值,破坏电路的正常工作。

反射包括信号源的内阻抗与传输线路的特性阻抗不匹配,以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或两种不同的电缆相互连接。综合布线线缆特性阻抗我国标准规定为100Ω与150Ω(新国标只规定为100欧姆),其偏差为±15Ω,设计时要注意阻抗匹配,以消除发射的形成。

 

 

 

1.5滤波

滤波是抗干扰的一项重要手段。滤波器件分为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它们应用于信号电路时,都应无失真地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即在通频带内,其幅频特性应为一常数,而相频特性应为线性,设计时应以此为原则。

模拟滤波器既可用于电源线路,也可用于信号输入、输出电路,能衰减脉冲噪声、尖峰噪声、谐波与其他杂波信号。对于共模噪声,滤波器在电源线(信号线)和地线间构成通路,把噪声电流引入大地;对于常模噪声,滤波器在线间构成通路,把噪声电流在线间短路。

在高速数字传输系统中,例如前兆位以太网中,近端串扰严重,而且阻抗匹配也难以作到。在系统中除常见措施外,还需要采用数字滤波技术消除串扰与回波损耗。因为与模拟滤波相比,数字滤波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改变系统特性容易(通过软件)、易集成等优点,随着高速DSP的发展,数字滤波较易实现。

1.6接地 .

在系统中各种自动化装置的接地种类及接地的技术指标要求,因生产厂及设备功能不同而不同,下面以通用型自动化装置为例,阐述其接地的设计原则:

1.61.系统地应为一点地,所有自动化设备的系统地均应连接到一点后,再进行接地。

1.6.2.为作到等电位,应当在自动化设备较为集中处,如操作室、控制室、计算机室等区域建立接地网络。

1.6.3.在一个区域内,每台设备到区域接地点应呈放射式接线,距离不应大于20米。

1.6.4.接地电阻应小于自动化设备的要求值,微电子设备不应与非自动化设备共地,也不能利用钢结构及建筑物的基础接地。

1.6.5.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种类分为:数字电源地(DG),模拟电源地(AG),模拟信号地(SG),同轴电缆地(CXG),机柜地(CG)。

尽管系统中各公司生产的自动化装置,对接地的种类规定及接地电阻的阻值要求不尽相同,但设备的系统地要求比其它几种接地要求要严格得多,并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为了避免诸“地”间相互干扰,上述几种地都应设置各自独立的接地网络。其接地线必须采用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统一的接地点,以形成一个共同的电位点。为了研究上述各种接地系统间的关系,分析接地网体系的诸多因素及降低接地电阻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近年来“计算机接地工程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受到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视,也为微电子装置的接地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1.7电源干扰的抑制 .

电源干扰主要形式是:脉冲干扰与持续干扰。持续干扰主要指电源欠电压、过电压、频率偏移和波形畸变,其持续时间大于10ms。这些主要都是电能质量问题,应按照《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中对电源供电的要求,必要时采用电源净化器、多个供电电源与UPS结合冗余方式,一确保供电可靠性和质量要求。

脉冲干扰指的是电网脉宽小于1μs的脉冲,主要原因有:线路上断开感性负载、投入补偿电容器、雷击等。其抑制措施是采用瞬变干扰吸收器或浪涌电压保护器、线路滤波器、屏蔽,对感性负载两端并联放电回路,容性负载串联限流元件。

对电子设备损害较大的是电磁脉冲干扰(EMP),除了合理的屏蔽、滤波与接地之外,还要在电源进线与信号线、电子设备等处装设多级浪涌电压保护器或称为电源避雷器。它的装设与参数选择应根据配电系统形式、接地系统是联合接地还是单独接地以及电源的过载、短路、漏电保护装置等配合。

对于共用接地系统,各接地极之间可不加浪涌保护器,若是单独接地的,应在接地端子间加装保护器。当装设在信号回路中时,应与工作频率、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匹配。

2.过程通道抗干扰设计 .

由自动化装置构成控制系统中必须妥善解决好接口信号的隔离,抑制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才能使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接口与过程通道是自动化装置和外部设备、被控对象进行信息交换的渠道,对于接口和过程通道侵入的干扰主要是因公共地线所引起,其次,在信号微弱和传输线路较长时还会受到静电和电磁波的干扰。目前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于数字输入信号,大部分都利用光电隔离器,也有一些使用脉冲变压器隔离和运算放大器隔离;对于数字输出信号也是主要采用光电隔离器。对于模拟量输入信号,则许多场合下采用调制—解调式隔离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模拟量输出信号隔离则可采用直流电压隔离法及变换隔离法等。

2.1光电耦合技术

光电偶合器件是利用光传递信息的,它是由输入端的发光元件和输出端的受光元件组成,输入与输出在电气上是完全隔离的。其体积小、使用简便,可视现场干扰情况的不同,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线路对共模和长模干扰进行抑制。

2.1.1应用于输入输出的隔离。光电耦合器用在输入、输出间隔离情况下,线路是很简单的,由于避免形成地环路,而输入与输出的接地点也可以任意选择。这种隔离的作用不仅可以用在数字电路中,也可以用在线性(模拟)电路中。

2.1.2用于消除与抑制噪声

光电耦合器用于消除噪声是从两个方面体现的:一方面是使输入端的噪声不传递给输出端,只是把有用信号传送到输出端。另一方面,由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信号传递是利用光来实现的,极间电容很小,绝缘电阻很大,因而输出端的信号与噪声也不会反馈到输入端。

使用光电耦合器时,应注意这种光电耦合器本身有10—30pF的分布电容,所以频率不能太高;另外在接点输入时,应注意加RC滤波环节,抑制接点的抖动。另外,用于低电压时,其传输距离以100米以内为限、传输速率在10Kbps以下为宜。

2.2脉冲变压器隔离 .

脉冲变压器原付边绕组匝数很少,分别绕制在铁氧体磁芯的两侧,分布电容仅几微微法,可作为脉冲信号的隔离器件。对于模拟量输入信号,由于每点的采样周期很短,实际上的采样波形也为一脉冲波形,也可实现隔离作用。这种脉冲变压器隔离方式,线路中也应加滤波环节抑制动态常模干扰和静态常模干扰,这种脉冲变压器隔离方式已被用于几兆赫的信号电路中。

2.3模/数变换隔离 .

模/数变换隔离电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在现场就地进行模/数转换,利用模/数转换器将易受干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在采用光电隔离,以增强其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而模/数转换器的安装位置,怎样才能有效地抑制干扰,是实际应用中很具体的问题。对于在工业生产现场应用的环境中,一是可以考虑将模/数转换器远离生产现场,放置主控室,二是将模/数转换器放在生产现场,远离主控室,两者各有利弊。

将模/数转换器放置于主控室,便于把模/数转换器产生的数字信息传送到控制系统的处理器,而主机的控制信息传送给模/数转换器也很方便,因而利于转换器的管理。但由于模/数转换器远离生产现场,使得模拟量传输线路过长,分布参数以及干扰的影响增加,而且易引起模拟信号衰减,直接影响转换器的工作精度和速度。将转换器放置于生产现场,虽然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数字信息传输线路过长,也不便于转换器的管理。

这两种方案的主要问题还在于,在控制系统与控制对象之间存在公共地线,即使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也会有产生现场的干扰进入计算机中,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稳定工作。显然这两种方案都不适合于在现场环境工作。为了有效的解决工业生产环境下,采用光电隔离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案。为保证模/数转换器能可靠运行,并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把模/数转换器放在靠近现场一侧。为了有效抑制干扰,采用双套光电偶合器,使得模/数转换器与主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均经过两次电—光—电的转换。如图1所示;一套光电耦合器放在模/数转换器一侧,一套光电耦合器放在主机一侧。系统中有三个不同的地端,一是主机与I/O接口公用的“计算机地”,一个是传输长线使用的“浮空地”,另一个是模/数转换器和被控对象公用的“现场地”。采用这种两次光电隔离的办法,把传输长线隔浮在主机与被控对象之间,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公共地线,抑制了由其引进的干扰,而且也有利于解决长线驱动与阻抗匹配的问题这样就保证了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